首页 资讯 正文

固镇之“顾”:“最好的房子是学校”

体育正文 270 0

固镇之“顾”:“最好的房子是学校”

固镇之“顾”:“最好的房子是学校”

一甲子光阴流转,固镇大地镌刻下波澜壮阔的发展诗行(shīháng)。值此固镇县建县六十周年之际,人民网安徽(ānhuī)频道推出系列报道,聚焦这片热土的沧桑巨变与澎湃新生(xīnshēng)。 六十年风雨兼程,固镇从历史的深处稳健走来。垓下古战场的厚重文脉,在文旅融合的春风里焕发新彩(xīncǎi);沃野千顷的“皖北粮仓”,以(yǐ)科技为犁在广袤田野上(shàng)描绘着现代农业(xiàndàinóngyè)的壮美图景;从青葱校园里琅琅书声到工业园区内机器轰鸣,固镇将深厚的人文底蕴与求实(qiúshí)创新的工业精神熔铸一炉,挺起县域经济崛起的坚实脊梁。 走进新时代,在“产业立县、工业强县、教育兴县、文旅富县”战略引领下,固镇县正将(jiāng)昨日愿景锻造成今日(jīnrì)现实,又将今日奋斗铺展为通向未来的崭新序章(xùzhāng)。 “这里最好的房子是(shì)学校。” 在安徽省(ānhuīshěng)蚌埠市固镇县,每位居民对城市或许有不同的(de)感受,但唯独在这件事上,可以达成共识。 事实也的(de)确如此,随便站在固镇哪一座高楼上,目光所及,肯定有两三所学校,教学楼带(dài)“博士帽”的是小学,建有“智慧塔”的是初中(chūzhōng)。 来到固镇县第一中学,宽敞明亮的教学楼里,孩子们琅琅的(lánglángde)读书声,仿佛吟唱着(zhe)固镇的未来,现代化的校园环境,已成为固镇县地标性建筑,比固镇县政府(zhèngfǔ)还气派。 固镇县第一中学(zhōngxué)新校区。人民网记者 陶涛摄 然而(ránér),时光倒流六十年,固镇的教育图景却截然不同。 “当年全县只有一所高中,学校处数多,但布局分散,师资短缺、学段断层、办学条件差是普遍现象。”回忆起当时(dāngshí)的情形,今年83岁的邵林仲仍是感慨(gǎnkǎi)连连(liánlián)。 1969年,大学毕业后的邵林仲来固镇(gùzhèn)县第一中学任化学老师,此后30多年的青春时光,他都留在(liúzài)了(le)固镇县第一中学,亲历了固镇教育的沧桑巨变。 邵林仲告诉记者,建县之(zhī)初,“黑屋子,土台子,里边坐着一群泥孩子”是学校(xuéxiào)的真实写照,“上课一片人头、下课一片石头(shítou),”在课堂里也是司空见惯。 固镇县第一中学老校区(xiàoqū)。人民网记者 陶涛摄 随着改革开放的(de)到来,固镇人叫响了“再穷不能穷教育(jiàoyù),再苦不能苦孩子”强音。1986年,固镇县投入20万元,新建了固镇县第一中学的四层教学楼、实验楼、宿舍楼(sùshèlóu)。 “当时在固镇,这是(shì)最高标准的楼房,四层楼有(yǒu)32个教室,无论是办学规模,还是教学质量,都(dōu)提升了一大截。”邵林仲说,彼时的固镇县第一中学已经是整个县城的“地标”。 步入新(xīn)时代,固镇的(de)教育(jiàoyù)“地标”再升级。2019年,固镇县政府投入6.5亿,建设固镇县第一中学新校区。2023年2月,这所崭新的现代化学校正式投入使用。 “校园面积从(cóng)过去占地十几亩,到占地300多亩,班级规模(guīmó)从过去32个班,到70多个班,无论硬件设施,还是(shì)软件配套,放在整个省内,都是一流水平。”固镇县第一中学校长王昌成说。 俯瞰(fǔkàn)固镇县第一中学新校区。人民网记者 陶涛摄 走进固镇县实验小学,宽敞明亮(kuānchǎngmíngliàng)的(de)教室(jiàoshì)、智能(zhìnéng)的教学设备、一应俱全的功能室,还有合唱、书法、足球、剪纸、摄影、象棋等各种社团活动……众多孩子在优质教育环境里,遥望外面的世界,放飞美好梦想。 这所和固镇“同龄”的小学,从“一支粉笔、一块黑板、一张嘴”的传统教学,到如今“手指轻点,联通(liántōng)世界”的智慧课堂;从起初只有五间(wǔjiān)教室的小学,到如今拥有四个校区、学生人数(rénshù)过万的教育集团。 而固镇县(gùzhènxiàn)第一中学、固镇县实验小学的蜕变(tuìbiàn),正是固镇县“教育兴县”战略的生动注脚。 衡量一个地区教育发展的维度众多(zhòngduō),而教育投入无疑是最直观(zhíguān)的指标。 固镇县教育局副局长杨荣花给了一组数字:固镇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投入从2020年(nián)10.15亿元(yìyuán)(yìyuán)增加到2024年的12.77亿元,5年平均增长达7.6%,2024年,教育支出占全县财政(cáizhèng)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23.59%。 “其实固镇县地方财政(cáizhèng)并不宽裕,但是‘弱财政’也办出了‘强教育’,这里(zhèlǐ)的教育环境丝毫不逊于大城市。”不少(bùshǎo)固镇县老教育工作者谈起近些年的变化,感慨万千。 近五年来,固镇县(gùzhènxiàn)委、县政府新建(xīnjiàn)、改扩建中小学、幼儿园60余所(yúsuǒ),新增学位56145个。截至目前,固镇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20个,在校生108117人。 如今(rújīn)学生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认真学习。人民网记者 陶涛摄 除了夯实基础设施(jīchǔshèshī)“硬实力”,固镇还加强教育教学工作“软实力”。近年来,固镇县积极向上(jījíxiàngshàng)争取编制785个,招聘教师862名、高层次教育人才(réncái)(réncái)30名;启动(qǐdòng)“情系谷阳”人才回归工程,制定激励人才创新创业的十条措施,引育省市级领军人才、高级职称、博士学历等人才1239名。 在固镇,所有心系孩子的人们,共同托举着“教育”这两个沉甸甸的字。这背后,是老师蜡炬成灰(chénghuī)的无私奉献(wúsīfèngxiàn),是家长每天风雨无阻的坚持(jiānchí)接送,是政府不计得失的倾力付出。 因此,你在固镇能看到(kàndào),一栋栋崭新的校舍拔地而起、一个个现代化教学设备投入使用、一项项助学优惠政策纷纷落地(luòdì)…… “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”。固镇教育(jiàoyù)(jiàoyù)改革的每一步探索,教育事业的每一分发展,都在用心铺就着“家门口上好学”的民生之路。
固镇之“顾”:“最好的房子是学校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